無人車智慧城市是全球發展趨勢,「 無人車 」更是科研競技場。美國、中國、日本、新加坡整裝待發,將無人車投入公共服務試行,並擬推行量產計劃。
5G來臨 指日可待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近年香港特區政府著力規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銳意將香港構建成為世界領先的智慧城市,當中「智慧出行」(Smart Mobility)是發展智慧城市的重要一環,利用科技提高運輸效率與安全,而配合「智慧出行」的發展趨勢、結合5G通訊技術的 無人車 ,更是未來汽車業發展的大方向,揭開汽車業發展的新一頁。
無人車 以日漸成熟的輔助駕駛技術為基礎,利用車上的感應器接收路面情況,再作出相應的提示或控制;同時車輛亦能連接無線網絡,一面接收路面資訊,一面與其他車輛或智能基建互相聯繫。因此,網絡的速度和數據傳輸量,將成為無人駕駛技術效率和可靠度的關鍵。
隨著全球快將步入5G新世代,憑藉其高速傳輸和延誤少的優點,有助加快無人駕駛車在路面的即時反應,為相關系統帶來技術上的突破。目前,本地公共交通工具已逐步開放實時數據,路與車、人與車或車與車之間將分享更多大數據,配合5G時代的來臨,無人駕駛技術普及將指日可待。
去年,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引入本地首個無人駕駛開放式研發平台 StreetDrone,配備多個感應器和高解像鏡頭、3D光學雷達、4G或5G通訊連接裝置,以及自家研發的人工智能平台,開放予汽車業界和有意研發相關技術的公司使用。
StreetDrone 最高可支援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 International)第四級自動駕駛(即在條件允許下完全自動駕駛),促進四大技術「CASH」的開發,包括通訊(Communication)、人工智能(AI)、感應器(Sensor)和人機界面(Human machine),為推動本地無人駕駛技術發展作好準備。
全球無人駕駛時代即將來臨,勢必改變現有的生活模式,生產力局的無人駕駛開放式研發平台,冀能為香港汽車業以至科技行業創造龐大商機。
無人車 對生活的影響
在交通方面深具實驗精神的高雄,未來如果成為台灣第一個無人駕駛車(簡稱無人車)普及的城市,也不讓人意外吧?無人車,更精確的稱呼應該是「自駕車」,即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s,簡稱AV),如果越來越普及,不僅能緩解馬路上的塞車情形,也可望減少城市裡的車輛。
無人車能改善交通到什麼地步?這得看未來的無人車由誰來擁有。私家車的車主們,可能有越來越多人會選用無人車,這樣就不用自己疲勞地開車上下班了;而當路上越來越多的車都是無人車,將可讓交通更加順暢。
在高峰時刻,共乘的自駕計程車搭配優良的大眾運輸系統,也足以讓交通量減為原本的三分之一。
自駕計程車如果能結合共乘制,對都市交通的改善效果將會是最好的。有研究指出,共乘的自駕計程車能使路上車輛數減為現在的十分之一;即使在高峰時刻,共乘的自駕計程車搭配優良的大眾運輸系統,也足以讓交通量減為原本的三分之一。但若與陌生人共處一車的共乘制度推動有困難也無妨,即使每部車一次搭載一名乘客也好,因自駕計程車的搭乘費用有望比傳統計程車低廉,故仍能鼓勵越來越多的人放棄買車。
此外,自駕計程車就如同傳統計程車一樣,都是較小型的車輛,而非私家車車主所熱愛購買的休旅車。因此,自己擁車的人減少,意味著路上的大車占比減少、小車占比增加,如此一來交通也會更順暢。
然而,並不只是自用小客車、計程車與公車等這些載客用途車輛會走向自動駕駛化,貨車、聯結車等載貨車輛亦有望跟進。而消防隊在滅火、載運傷患就醫,或是清潔隊在清潔街道與清運垃圾時,也均可能採用無人車。
政府稅收將大為縮水?
自動駕駛科技的普及應用,可能會造成不少人失業,包括貨運業司機、公車司機、計程車司機、街道清潔車司機、汽車製造工人、汽車設計師、汽車銷售員等。
無人車普及還會造成政府收入減少。私家無人車送車主到公司上班後,自行開回家停車,就可以不必付停車費,而無人車當然也不會超速或違規停車,所以公有停車位的停車費、違停罰款、超速罰款等政府收入可能都會縮水。如果在路上跑的無人車大多是電動車,則政府所能徵收到的燃料稅也不如現在多了。
自駕計程車造成買車的人越來越少,牌照稅的課稅情形也會跟著一蹶不振。還有,前述那些失業者,他們的所得稅,以及他們在商店消費產生的消費稅,這些稅基也都會有所流失。
但,自己買車的人越來越少,也意味著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把加油、洗車、車輛保養及停車等金錢都省下來。這些省下來的錢,皆會轉為其他類型的消費,對經濟也有利。
如何改變我們的交通?
能自動駕駛的計程車,與傳統公共運輸工具相比,搭乘起來既方便(提供個人點對點的接駁服務)又舒適(個人能獨享車內空間而不必與他人擠在一起)。如果費用夠便宜,可能會造成公共運輸的衰落,也就是捷運與公車的部分客源會流失。然而,在尖峰時刻,大量的無人車上路仍會造成熱門通勤路線的壅塞——道路會塞車,車速會變慢,所以公共運輸還是會恢復高使用率。
許多「混搭」的交通模式也可望出現:有人會搭自駕計程車轉乘捷運,下了捷運再改搭自駕計程車前往目的地;有人會搭捷運去上班,再搭自駕計程車回家;有人會呼朋引伴共乘自駕計程車去上班,再獨自一人搭自駕計程車回家。當然,年長者出行時可能會全程乘坐無人車,天候不佳時人們也寧願花多一點的錢搭無人車直接從家裡到公司上班。
無人車能提供個人點對點的接駁服務,也會造成人們更少走路,除了刻意散步或選擇短途步行的人以外,街頭上的行人會少了許多,這對城市活力以及市民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幸虧,車輛總數的減少,可望造成一部分閒置室外停車空間的轉型再利用,例如改為散步道、公園或開放空間,或許能扭轉行人減少的趨勢。
自駕科技讓政府或公車業者不必負擔夜班司機的酬勞,有望催生通宵營運的夜間公車。社會上存在著一群夜間公車的潛在客群,他們就是工作時間與大多數人不同、卻又一時無法做出替代選擇者,例如報紙編輯、值夜班的警消人員或護理師,乃至於廣泛的「服務業」從業人員。目前他們繳的稅與一般人無異,卻無法享用公共運輸下班返家,得被迫自備交通工具。夜間公車的存在,亦能鼓勵更多的人不使用自己的汽、機車出門上班,如此道路壅塞與空氣汙染都能夠改善,酒後駕車所引起的交通事故傷亡更可望減少。
商家紛紛使用無人車……
無人車可以勝任送貨員的工作,能送的東西包羅萬象,幾乎所有東西都可以送,且送貨速度更快、運費更低,比起現在你還要到你家附近的便利商店取貨,可能更為省時、省錢。萬一對送來的貨不滿意呢?也不必再以郵寄或快遞送回去換貨了,只需叫來一台無人車,把貨送回去就行,而新貨到達的時間,也可望比從前更快。
無人車能夠送貨給你,意味著他也能把你租賃的物件送來給你,這會開啟短期租賃的可能性,例如吸塵器、健身器材、辦派對活動所需用具,甚至是家裡有客人來借宿時所需的家具等。
當你決定要租東西後,透過手機App安排,可以在短時間內就取得無人車所送來的物品,租賃品提供者更可以透過租金計算機制的設計來鼓勵即用即還,以提高租賃品的周轉率。對於使用者來說,很多東西都可以不用買了,要用的時候再短租就好,既能省下購買的錢,也能為家中騰出多餘的空間以變換更多不同的使用方式。
餐廳經營起來並不容易。有了無人車送貨員,很多餐廳經營者可能會轉換營運思維,不再接收走進店裡用餐的顧客(也就不再需要雇外場服務生了),也就是只要專心經營一間廚房即可。所有點菜都透過電話或網路預約,廚師們只需依照訂單,運用無人車到市場或原料供應處取得新鮮的食材即可(也就不需再像以前一樣囤積食材了),再同樣運用無人車把剛做好的餐點送到半徑幾公里之內的客人手上。當然,城市裡的餐廳不會完全消失,畢竟餐廳是一種重要的社交場所,聚餐、約會、宴客都需要餐廳,只是許多現存的餐廳會利用自駕科技尋求轉型,以節省經營成本。
全新 Digital Marketing 體驗,請聯絡 Web 仔。